自20世纪70年代末人事部门开始创立并组织劳动服务公司开始,经过三十年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最近十几年的市场化发展,我国业正在以一个重要形式全面融入到国民经济的总体格局之中。
一、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现状
2011年,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业被正式写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成为我国产业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2012年国务院印发的《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发展十二个“生产性服务业”,人力资源服务业位列其中,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服务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业态从最初的社会保障、住房公积金的代缴与申报、工资代发、流动人员档案管理业务逐步发展成为涵盖人才测评、各类招聘服务、、高端人才寻访、薪酬和福利外包、管理咨询、人力资源软件服务等多种业务。
(一)产业集聚效应逐渐体现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国家级、省级、地区级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区在全国各地不断建立,并吸引许多国际和国内知名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入园,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建立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包括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2010年)、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2011年)、中国中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2012年)和中国苏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2013年)四个产业园区。
(二)行业自律体系基本形成
2012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体系建设的通知》(人社部发〔2012〕46号)。《通知》以“诚信服务树品牌、规范管理促发展”为主题,从多个方面指导地方构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诚信体系。目前,由从业人员诚信从业、服务机构诚信敬业、行业协会自律、政府引导监督行业诚信等组成的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自律体系初步形成。
(三)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多元化
截至2013年底,我国已设立县级以上公共和人才服务机构以及各类人力资源服务企业2.6万家,全国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设立固定招聘(交流)场所1.8万个,建立各类人力资源市场网站0.9万个。其中,县级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有6,482家,占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总量的24.6%;人才公共服务机构有2,939家,占10.4%;国有性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有1,204家,占4.2%;民营性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有17,087家,占60.3%;港澳台及外资性质的服务企业有212 家,占0.7%。非公有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数量约占61%。
二、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竞争态势
(一)从地区分布上看
东部地区是中国大陆现代人力资源服务业最早出现的地区,其产业发展水平领先全国;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足,产业结构落后,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发展相对滞后;中西部地区应发挥“后发优势”,积极向东部地区学习,同时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引进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为中西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形成了“三集团”竞争格局
上海和北京分别是中国的南北经济中心,其经济发展程度和产业先进程度是全国其他任何地方都难以比拟的,在人力资源服务业中占据第一集团的位置;辽宁、浙江、天津、江苏、广东都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基础雄厚,对外交往便利,共同组成第二集团;剩余的省份构成了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第三集团。
三、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趋势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已经初具规模,并进入到了统筹发展的新时期。2011—2015年的“十二五”规划为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专业化发展趋势
成功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不仅擅长提供通用性服务内容或项目,也应提供具有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产品。国际上较为知名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其提供的服务产品细分程度很高,包括商业与管理咨询服务、薪酬与福利、与培训、员工关系、人力资源咨询服务、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与计算机软件、事务与税收、与退休计划、保险服务、心理测评工具、招聘与高端人才获取、人力资源再配置、职业生涯规划等各个方面的服务产品。未来,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将走向提供“专、精、深”的服务产品的道路。
(二)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品牌化发展趋势
在人力资源外包领域,如上海外服、北京外服、中智、四达等;在网络招聘领域,如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在人力资源软件领域,如用友、金蝶、北森等;在咨询领域,如北大纵横、和君、华夏基石等都在国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未来,人力资源服务业将逐步向品牌化发展。
(三)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知识化发展趋势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也呈现出知识化趋势。推动知识化发展的因素,目前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服务对象的知识化;第二,客户需求的知识化;第三,竞争环境的知识化。
(四)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标准化发展趋势
我国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新格局初步形成,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建设不断拓展。全国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先后开展了12项标准的制定工作。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首个国家标准《高级人才寻访服务规范》已经颁布和实施;《现场招聘会服务规范》、《人才测评服务规范》正在上报国家审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规范》、《派遣服务规范》和《人力资源网站服务规范》等标准也完成了征求意见工作。
(五)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伴随着全球经济与我国经济的复苏趋势,以及中国政府对外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转入政策的放松,我国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国际化进程加快,大量跨国人力资源企业通过并购、投资、入股等方式进入中国本土人力资源市场。比如,美国的Monster入股中华英才网,日本的Recruit入股51job,荷兰的Randstad收购上海人才有限公司。我国逐渐成为全球人力资源服务的主要市场,人力资源服务业国际化进程也成为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