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办理应届毕业生落户、能刷乘车码享受优惠乘车、能办理小汽车摇号申请……市统一政务服务App“i深圳”有多给力,相信很多深圳人都知道。不过最近,随着“i深圳”在2019(第十四届)中国电子政务论坛暨“数字政府”高峰论坛上的精彩亮相,“i深圳”已经“红”出了深圳,小i相信将来会有越来越多其他城市的朋友也会使用“i深圳”哦!
最近,有一位深圳人到外地出差,到机场时发现没带身份证,他用“i深圳”的电子临时乘机证明顺利完成了登机,可是返程时,因为当地机场不认可“i深圳”,他不得不经历一些曲折。他感叹,“i深圳”确实非常好用,如果全国都有这样的App就更好了。
这是在7月21日于广州举行的2019(第十四届)中国电子政务论坛暨“数字政府”高峰论坛上,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巡视员陈朝祥在作《“i深圳”让深圳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演讲时,分享的一个小故事。作为深圳市统一政务服务App,“i深圳”凭借打造24小时在深圳人身边的移动掌上政府的优势,吸引了全国的目光。
汇聚个人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事项2500项
时值七月,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已经到来。对初入社会的大学生们而言,与政府打交道办理相关手续是一个复杂焦虑却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以前,大学生办理人才引进和迁户口,要在代理机构、人社局、发改委、公安局等多个单位的办事窗口跑动至少4次,准备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学历验证报告、报到证、户口本、户口迁移证等相关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到相关部门多次核验提交,环节多、周期长。每年的毕业季,各办事大厅都是人山人海,大排长队,甚至“一号难求”。现在,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在“i深圳”简单填报几个信息项,无须提交任何纸质材料,填报完成后系统会在线实时调取部学信网数据进行后台比对,比对通过即时反馈审批结果,全程无排队等候、无纸质材料提交、无费用开支,只需要落户的时候跑动一次去录指纹信息。
“深圳每年引进的大学毕业生约11万多人,这11万多人是‘i深圳’的直接受益者,每年将给他们节省过亿元的办事成本和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成本。”陈朝祥介绍,截至7月19日,“i深圳”已汇聚各类个人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事项2500项,个人政务服务事项接入比例已超过50%。到今年底,计划95%的个人政务服务事项可在“i深圳”办理,届时,“i深圳”将成为24小时陪伴在市民身边的移动掌上政府。
除政务服务事项外,“i深圳”还汇聚整合了大量与市民生产生活相关的便民服务,并实现与政务服务的协同联动,市民可在“i深圳”享受到按生命同期整合或按常见场景组合的贴心便利服务。
未来聚焦四个维度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变
在汇聚个人事项、便利市民工作生活的同时,“i深圳”还充分发挥平台整合和数据汇聚的优势,围绕营商环境优化,大力推进法人政务服务事项和相关企业服务掌上办理,开发建设了“i深圳”营商通板块。截至7月19日,“i深圳”营商通已聚合法人政务服务事项和其他相关企业服务超过1000项。
陈朝祥称,“i深圳”商事主体年报服务首次实现企业年报在移动端一键提交。此前,企业反映,每年的年报经常忘,很容易超期,有时候想起来了又没在电脑边上,到了电脑边处理其他事又把年报给忘了,一旦超期就面临罚款,甚至进入异常名录,非常困扰。“i深圳”上线企业年报服务后,受到企业的欢迎,不到2个月,已有近10万家企业通过“i深圳”提交了年报。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在“i深圳”提交年报。
“‘i深圳’让生活更美好,不只是口号。”陈朝祥在演讲时,既介绍了“i深圳”的现状,更畅谈了“i深圳”的未来。他表示,刚满半岁的“i深圳”累计下载1238万次,注册用户426万,日均访问量185万人次,用户好评率95%以上。下一步“i深圳”业务办理将聚焦四个维度:一是聚焦数据深度挖掘,实现应用场景产品开发应用;二是聚焦营商环境优化,全面提升“营商通”服务功能;三是聚焦减环节减材料,探索“无感智办”审批新模式;四是聚焦智慧服务,打造掌上“城市服务大脑”。通过四个维度的提升,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变、由物理汇聚到化学聚合的转变,推动深圳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