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0月13日,第二届京深人才发展高峰论坛暨市2019年校园招聘启动仪式在京举行。自2018年首次举办以来,该论坛成效日益凸显,在海内外影响越来越大,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使论坛正成为推进英才交流合作的大平台,为深圳创新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竭的新动能。
论坛上,三位嘉宾进行了精彩的主旨演讲,同时举办的沙发论坛,来自不同领域的五位嘉宾围绕“推动高端人才集聚湾区,促进深圳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深入讨论。众多专家学者多角度碰撞智力火花,为加强京深两地人才交流合作,进一步集聚国内外顶尖人才,助力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言献策。
【主旨演讲】
大疆科技董事、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系教授李泽湘:
深圳有良好科技创新环境
“对年轻人,我想说,Just Do It(想做就做)。”大疆科技董事、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系教授李泽湘在主旨演讲和接受采访时说,“不怕犯错,在错误中不断总结、改进,这是深圳能从一个边陲农业县发展到今天的一个最宝贵的经验。深圳有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深圳能让你实现梦想,这是深圳最独特的地方。”
“当前,深圳的供应链体系、原材料体系,以及大小不一的各种供应商,可以非常快速的使你的想法变成样机,变成小批量或大批量的产品,其速度是硅谷的数倍,而成本只有硅谷的几分之一。”他分享了过去20多年从清水湾到深圳湾再到松山湖这一深港创新核心带的产学研实践历程,并表示,深圳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积累了很多基础条件,包括产业基础、资本、等等。深圳最有条件和基础来打造创新的科学生态环境,吸引更多全国甚至全球优秀人才到深圳,把深圳建设成为著名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人才支撑。
他强调,未来无论是新兴产业、新的品牌,还是基础研究、人才的再培养等等,最重要的还是人才,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等的人才。未来的创新者必须具备好奇心、团队合作精神,能把不同专业的东西联系起来,具备快速行动,不断迭代的能力。深圳能不能把中国甚至世界最好的人才吸引来,对实现深圳未来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中国人民大学人事学院院长、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杨伟国:
深圳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
“深圳被赋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使命,确立了深圳未来发展的更高战略定位,设立了更高的发展目标,深圳对人才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扩大。此次论坛为全国乃至全球人才了解深圳提供了很好的窗口,同时也发出了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来深发展的积极信号。”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二级教授、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杨伟国在主旨演讲和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深圳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他表示,目前深圳多元创新、原创性创新特征突出,创新已成为深圳的根和魂。创新将是深圳未来最突出的使命。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
他建议,深圳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从广度、长度、精度、深度、效度等五方面构造集聚人才、构筑创新大湾区,推动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人才发展新思路。广度就是优化人才资源配置,长度就是扩展工作时间利用,精度就是推行工作任务与技能精准管理,深度就是充分发挥人才专业机构的价值,效度就是追求结果导向。
俄罗斯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副校长张学记:
深圳是实现你梦想的地方
“我站在这里首先就说明了深圳的吸引力:因为去年第一届论坛我是嘉宾,今年我是论坛主办方的代表。”俄罗斯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副校长张学记在论坛主旨演讲时说,“为什么到深圳来?我的体会是,第一是顺势而为,我来到深圳大学来是顺应趋势发展;第二是为了实现梦想,深圳是实现你梦想的地方;第三是深圳有成才的环境、有成长的空间、有成功的机遇。”
他表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舞台,一个巨大的机遇。大家来深圳就是看到深圳未来良好的发展趋势。
“我在一线城市中的北京、上海、深圳都工作过,对三个城市都比较了解,搞创新一定要来深圳。”他说,我们很多人都是怀揣着梦想来到深圳,华为等一流企业在这里成长为全球标杆性企业。我想深圳是有成才的环境、成长的空间、成功的机遇。所以来到深圳就是实现你梦想的地方。
他说,在这里你不仅能成才、成长、成功,更有待遇、机遇。深圳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给各种人才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我是今年元月来到深圳的,来到深圳特别感受到了深圳的速度,从组织考察到公示到任命总共十天时间,所以我的同事都说我的任命是深圳速度。”
“到了深圳大学以后,我想深圳大学的办学模式必将是我国高校改革浓墨重彩的一笔。深圳大学创办于改革之初,30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特别是深圳市领导的支持下,深圳大学已经为深圳的发展、为广东的发展、为中国的发展乃至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说,我们深圳大学今年最好的排名是中国第18位,全球第350位。最重要的是在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上,深圳大学第一次拿到了全国地方大学第一名。今年在全国杰出青年申请上,我们成功申请到了三名全国杰青、优青和一名长江学者,在全国排第23位,在广东省是第二位仅次于中山大学。
【沙发论坛】
美国工程院院士、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共同院长常瑞华:
深圳是一座有亲和力的城市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深圳仍有更大梦想,并为全球优秀人才提供发展的大平台。只要你有梦想,就能在深圳实现。
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各种人才能够一起工作,合作共赢。深圳与硅谷有很多相同的元素,如包容、开放、活力、合作等等。深圳还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人才的政策措施,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创造一流平台。只要你有勇气、有使命感、有理想,有各种的能力,你就可以在这里有梦想,就可以经过努力开花结果。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办学理念是平民化教育,是一个开放性的合作平台。深圳的合作精神与我们非常契合,我们与深圳、清华大学一拍即合,在深圳市政府的支持下,2014年联合建立了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这一学院旨在建立一个跨国界、跨文化、跨学科、跨行业的研究生院,提供一个跨太平洋甚至跨更大国界合作的全球教育平台,力争成为培养科学、技术、企业的领军人才的基地。
有梦想就会创造奇迹。深圳是一座很有亲和力的城市,相信深圳能够面向世界,成功招揽各色各样、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助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很高兴能够参加此次论坛,如果你有好的想法、梦想,让我们一起来帮你实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
深圳抓人才工作抓对了
深圳抓人才工作抓对了。为什么呢?我说几个理由:
第一,深圳正在贯彻落实“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
第二,深圳经验其中一条就是狠抓人才工作,深圳经验概括为改革开放、创新和人才,而人才是这三条经验中比较关键的。
第三,深圳抓人才工作是符合国际经验的,世界上发展比较好的国家、地区、城市,不管你从哪个角度去看,都会归结为抓住人才这个关键。
第四,深圳抓人才工作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在信息时代或者人工智能时代最重要的一定是人才。毫无疑问深圳抓住了。
第五,深圳抓人才工作符合人本发展理念的内在逻辑、理论要求,深圳经验实际上证明了这一理论的价值。
第六,今天的京深人才发展高峰论坛,通过深圳市驻京办组织深圳和北京的人才交流合作,这个抓得非常好。通过京深人才的交流和合作,各得其所,促进了我们国家的发展。
原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
打造人才政策和服务的深圳样本
我谈三点意见。一是粤港澳大湾区对于人才来讲突出的是能不能国际化,能不能面向全球形成人才的竞争力,打造创新的高地。它是全球的湾区,它的人才战略应是全球的人才战略。
二是深圳的成果是深圳人闯出来、干出来、试出来的。同样今天需要深圳先行先试的是什么?对于人才来说,把高校的资源引进到企业去,实现产学研的转化,是需要深圳先行先试的内容之一。
三是京深合作非常有意义,有两个平台最主要,第一是央地合作,第二是校企合作。通过深圳的先行先试,产生新的教育、新的人才市场和科研创新新的体系等。京深还有很多可以互补的地方。
深圳是人才最好的创业之地,人才可以在深圳的大舞台上发挥更好的作用。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深圳应加大力度引进和用好海内外优秀人才,打造人才政策和服务的深圳样本。
智联招聘CEO郭盛:
深圳创新活力非常强
我现在去得最多、待的时间最多的是深圳,公司区域业务增长最快的也是深圳。深圳创新活力非常强,有非常大的前景。年轻人考虑或创业,深圳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那儿有非常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特别有感触的还有,什么叫高端人才?学历完全不能代表他能不能成为高端人才,尤其今天面临百年不遇之大变局,需要的是颠覆性人才,颠覆性的人才需有好奇心、勇气等这些东西。为此,深圳应发展伯克利这一种平民化、开放式、多元化的教育,为深圳未来打下强大的基础。
真正的创新来自年轻人。中国的未来,深圳的未来在年轻人。深圳要打造成为世界领先城市,不是随着过去的跑道去努力的奔跑,而是应开辟一个新的跑道,更加开放、更加多元,不管是在各种制度上还是人才上。
我建议深圳政府鼓励企业“走出去”,到海外吸引人才;同时建议深圳发展网络教育,为未来下一代的创新人才打下基础。
我觉得深圳要走不一样的道路,不要只看精英,而是要看深圳整个社会创新水平的整体提高。
真格学院创始人及院长顾及:
深圳具备了培养高成长性人才必备条件
今天论坛主题是“推动高端人才集聚湾区,促进深圳高质量发展”。我在斯坦福留学时在旧金山大湾区硅谷工作过,我每一次到深圳都让我感受到硅谷、湾区的氛围,因此,我认为把深圳称为中国的湾区是非常恰当的。第一是创新,第二是务实,很多人都提到了,但是还有一点很独特就是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我们很多人只聊成功不聊失败,但是我觉得研究失败是比研究成功更容易达到成功的一种方法。从失败者身上,我们可以归纳出很多失败背后的深层原因。
可以看到很多成功的创业者身上具备自我迭代和自我认知以及积极突破的特点。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深圳要吸引高端人才,我有一个小的建议,就是对高端人才不是简单的定义为高学历或者海归,而是定义为极高的成长性和极快速度的迭代,这样的人才有利于深圳更大的发展。我觉得深圳具备了培养高成长性人才必备的条件,包容的土壤、开放的心态,剩下的就是引进比较好的教育和,让这些人才更好地成长。
(李萍 庄宇辉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