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报讯 唱响金曲,点燃奋斗激情。10月18日21∶10,广东卫视大型全新原创音乐文化节目《劳动号子》将燃情开播。这是广东卫视又一档创新大秀《劳动号子》在全国首创全新形式的音乐文化节目:以特定素材为主题,用劳动人民的歌曲来歌唱劳动人民,以微纪录片结合音乐展演(舞台秀)传播歌曲燃情的精神内核,艺术性强、传播度广、政治站位高。
《劳动号子》将由王宏伟、戴玉强、陈思思、霍尊、萨顶顶、刘力扬6位实力唱将化身“时代号子手”,联袂20多位神秘飞行嘉宾,唱响大江南北的劳动金曲,歌颂劳动之美,引领全民“找号子、唱号子、传号子”的新时代文化潮流,也借此致敬新时代的奋斗者,倡导和传承新时代的奋斗精神。
呼应新时代诉求 助燃追梦人激情
湖海山间的原生态号子、世代相传的非遗号子,还有异域风情的跨国号子……《劳动号子》节目中,这些质朴的声音经过艺术加工,真实再现不同时代、不同行业的劳动情境,展现出时代不同,但拼搏精神传承的劳动者精神风貌。
这不是一档简单的歌曲演唱类节目,而是从根植人民心目中、最古老淳朴的歌曲里,寻找观照新时代拼搏的精神内核,并以崭新的艺术手段和传播方式,使“号子”这种有千年历史的音乐题材,成为新一代劳动者心目中的“潮歌”。
《劳动号子》从策划之初,就紧扣歌颂劳动之美,倡导和传承新时代奋斗精神,向劳动者致敬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提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振奋人心的话语,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提到,“我们都是追梦人!”更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民族复兴大业、实现中国梦最有力的动员。而要既往开来再攀高峰,点燃新一代劳动者的奋斗激情,最励志的号角,莫过于如同传唱千年的“劳动号子”。
时代在变、劳动场景在变,但号子声中所蕴含的勤勉、坚韧、团结、奋斗等精神,值得继续传承和发扬。
深挖传统音乐魅力 让号子也能“潮”起来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主流权威媒体,广东卫视锁定“走在前列,当好窗口”的战略定位,围绕“美好生活倡导者”的全新定向,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时代精神为己任,一直致力于探索正能量节目的创新表达。《劳动号子》正是在此基础上的又一创新佳作,体现了广东卫视在深挖传统文化宝藏、创新再造“新国潮”的策划制作高度。
在第一期节目中,6位“时代号子手”各出奇招,赋予6首传统号子新生命:男高音歌唱家王宏伟利用自身优越的声音条件,在《黄河船夫曲》中飙出男声最高音;女高音歌唱家陈思思在《小扁担三尺三》的舞台上一改往日形象,和舞蹈演员一同挑起扁担,还原了劳动妇女奔走在田野间的欢快景象;新生代女歌手刘力扬,大胆用摇滚电音“硬核”演绎《川东石工号子》,颠覆人们对劳动歌曲的既定印象,让传统艺术迸发出时代火花……
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傅华曾表示:“创新,就是要紧跟时代步伐、大胆解放思想、勇于破解难题。”广东卫视创新思路,不跟风、不低俗、不为娱乐而娱乐,以“劳动号子”为切入点,挖掘劳动人民心中的熟悉旋律,讲述劳动者的故事,用新时代的表现手法,重新点燃劳动人民的奋斗激情,打造有营养、有气质、正能量的综艺节目风格,讲好中国故事、展现时代精神,在国内同行独树一帜。
情景式再现号子故事,以歌感人以情动人
除了立意和体裁创新,《劳动号子》在演绎传播方式上同样实现了创新,目标受众锁定新时代的年轻劳动者,用符合其口味和群体理解方式的手段去演绎、传播。以歌传情,不仅仅停留在好听入耳,而是通过对歌曲的解读,让歌曲的精神内核感染到观众。
节目邀请6位实力歌手——王宏伟、戴玉强、陈思思、霍尊、萨顶顶、刘力扬作为“时代号子手”,在歌手选择上涵盖了不同流派的唱法和不同年龄段受众喜爱的歌手;另外还邀请了20位观众耳熟能详的优质歌手担任飞行嘉宾;并首创了“一呼百应”“歌舞情景剧”“流行音乐混编”等各种方式演绎劳动号子。在表述方式上《劳动号子》还结合了广东卫视擅长的微纪录片和综艺演绎的两大特点,每集先以3至5分钟的微纪录片形式,从号子的人、史、景方面解读,让观众更能理解歌曲背后的含义。
传播上,节目也紧跟时下潮流,在年轻人热爱的网络社交平台上解锁全新玩法,联合抖音平台开展“劳动号子让你红”活动,联手全民K歌平台举办“唱出劳动范儿”活动,极大地提高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互动体验,引燃新一轮传播热潮。(深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