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缴影响日后养老待遇
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本应是用人单位应尽的义务。
《法》规定:“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社会保险法》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每年社保机构都会在固定的时间核定基数,根据职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申报新的基数。但现实中,有些单位为了节省用工成本,以现金方式发放工资、不提供工资单等必要证据,然后按最低工资或者低于员工实际工资的数字为基数为员工缴纳社保费,这是不合理也不合法的。公司未按实际工资水平缴纳社保费用,属于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形。
职工当年个人社保缴费基数按其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性收入确定。职工月平均工资收入按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项目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收入之和(包括车贴和饭贴等)。对于收入过高或过低的人群,规定了个人缴费基数的上限和下限,与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挂钩。当参保人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60%,或是高于300%时,则按平均工资60%或300%缴费。从2000年4月1日起,本市缴费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按单位和个人缴费基数相一致的原则确定,即按单位内缴费个人月缴费基数之和确定。已参加的单位,应当在每月1日至15日内按社保机构指定的日期缴纳养老保险费。
如果社保费低缴了,会有多大影响呢?
按照养老保险的规定,退休时领取的基本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会影响到基础养老金,这个数值越大的话,最终的计算结果肯定就越高。每个人的基础养老金多少,跟其缴费工资数额关系巨大,年轻时缴费工资申报越多,所得的基础养老金也越多。”“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储存额”包含当年缴费本金、当年本金生成的利息、历年累计储存额生成的利息。可以理解为年轻时缴费越多,缴费本金、利息等也越多。现如今单位是否足额给员工缴纳社保,对于员工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是有着很大影响的。
劳动者遇到少缴社保的用人单位,应当细心搜集好相关证据,通过向劳动监察投诉、举报等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要求单位按实际工资数额为基数缴纳社保,并补缴未依法缴纳期间的费用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