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提出:要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保基本、强基层的基础上,着力建立新的体制机制,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俗话说: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看病难看病贵,是百姓心底最深的“痛”。
所谓看病难,主要是说到大医院看大专家难。如果到基层机构看病,似乎并不太难。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优质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医院,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相差悬殊。
看病贵,是老百姓的又一“痛点”。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不高,低水平、广覆盖,百姓看病个人支出比例较高。据国家卫计委统计,在2014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支出比例为29.9%,社会支出比例为36.9%,而个人支出比例为33.2%。同时,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加之体制机制等问题,造成很多公立医院背离了公益性,过度医疗行为屡禁不止。有的医生为了创收,在治疗上“只选贵的,不选对的”,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而且无端加重了患者负担。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深化医改的一块“硬骨头”,需要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医疗生产力,让百姓不再为看病就医而发愁。要靠加快推进医疗资源均衡化,增加卫生资源总供给,培养更多的“同质化医生”,缩小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差距。假如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遇到高水平的医生,分级诊疗、基层首诊、急慢分治、双向转诊逐步实现,“全国人民上协和”的现象自然就会消失。